你估計也看到過好多在微信上傳播的小視頻短片或動畫短片,你知道這個是用什么制作的嗎?那就是html5動態交互技術!
1、截至2015,有80%的App將全部或部分基于HTML5。這意味著大部分App的內容都將是以網頁的形式呈現,典型的例子包括微信、Facebook、Twitter等。(數據來源:國際科技媒體 ReadWriteWeb,2015)
2、瀏覽量最高的1000個H5作品中,42%是心靈雞湯,最高17,358,480 uv;27%是測試題,最高49,940,339 uv;15%是社交互動游戲,最高2,892,047 uv; 5%是大型品牌宣傳,最高551,195 uv。(數據來源:在線h5工具平臺ih5.cn,2015.9)
3、谷歌瀏覽器于9月1日起不再自動播放Flash。 亞馬遜宣布旗下網絡的所有廣告將不再使用Flash。微武漢網站制作在可預見的未來,Flash廣告將被HTML5廣告所替代。
4、朋友圈廣告上線,據傳起投20萬, CPM 40元。詳情外鏈的H5頁面可以用微信提供的模板,也可以自行定制。
微網站制作-HTML5發展成這樣了!快來看
說實話,H5“砰”的一聲讓很多營銷人亂了陣腳,畢竟它自帶新興技術的光環,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也暴露了很多營銷人在技術知識上的缺憾,以致于整個H5的供需市場處于一個無序和效率低下的狀態。
有幾個原因:H5太新,沒有定價標準,只能靠市場供需調節,但由于市場非透明,加上技術本身并不成熟,最終市場調節的結果也只能在一定范圍內波動。相信這篇文章的讀者也會有很多被忽悠被坑的經歷。各種乙方未按時上線、甲方不認賬。
現在很多品牌方會漸漸思考這樣的問題:做一個H5的投入怎樣是合理的?如何分配制作和推廣預算?對我的業務/用戶增長有什么作用?
類似H5這樣的技術正應該是為品牌解決這些問題,而不是給從事營銷的人帶來“枷鎖”。
事實上,技術是需求驅動的,之所以有H5,是因為消費者喜歡更豐富的信息表達方式。其實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,基于HTML5的富媒體內容形式,都是一個大趨勢,只是微信提前走了一步,并推動了這一技術在營銷中的應用罷了。
所以,如果我們從內容載體的角度去理解H5,可以發現,其實H5應該是深入到品牌與消費者整個生命周期中的信息載體和連接點,目的是促進業務和提升體驗,并且由于其本身所具備的傳播特性,又能帶來節點的廣播效應,從而帶來更多的流量。
因此,H5在品牌營銷中的應用將成為需求導向、業務導向的“連接型產品”,服務于具體市場和運營的目標,帶來業務的促進,這是正在發生的理性回歸。
TAG標簽: 武漢微官網開發 微商城開發